高送配除权后的成交量放大陷阱分析(案例图解)

所谓送配即指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出台后,对股东进行利润分配的行为。其主要包括股份分红(送股)和现金分红两种。通常,将上市公司送红股比例大于或等于10送5的称为高送配,送红股比例小于10送5的称为低送配,不送红股的称为不送配。

除权是由于公司股本增加,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际价值(每股净资产)有所减少,需要在发生该事实之后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因素,而形成的剔除行为。

其实,高送配只是迎合市场概念的一种炒作。在实际操盘中,主要是看有没有人在除权前抢权及除权后填权,以此来炒作高送配概念,只有主力动它,散户投资者才有获利的机会。

一般在个股大比例送红股、用公积金转送和配股消息公布前,主力通常都会将股价炒得很高。此时,散户一般都有畏高症,不会在高价位追高买进,而股价大幅上升后,主力再进一步拉抬也无法吸引跟风盘,所以股价要在高位企稳一段时间,等待送红股或公积金转送的消息机会。一旦消息公布,炒高了的股票大幅除权,使价位降到很低,80元的股票,10送10后就只有40元了。这时庄家利用广大中小散户追涨的心理,在除权日大幅拉抬股价,形成巨大的成交量,从而造成大量踊跃买进的假象。当散户幻想填权行情到来时,庄家却趁机大肆出货。因此,对于除权的个股必须要复权,让股价波动保持一种连续性,以避免掉入庄家设置的陷阱中。

许多股票在大幅除权后的确会有填权行情,所以也要具体对待。对于大幅除权后的股票,投资者要仔细研究其股本扩张速度是否能和业绩增长维持同步。还要考察除权后流通股数量的大小及有无后续炒作题材。切不可见放量就跟,见价涨就追。

案例:高送配除权后放量陷阱分析

如上图所示的方大集团(000055),在除权后股价进行了短暂的调整后,出现了见底企稳的迹象,成交量不断地放大,股价也逐步上升,正当很多人跟进时,却收出了放量阴线,这说明庄家正在进一步出货,事实确实如此,随后股价便进入了快速下跌通道。

以上是“高送配除权后的成交量放大陷阱分析”的全部内容,如果你学到知识请帮我们点赞分享了,想了解更多股票基础知识请上炒股吧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炒股吧 » 高送配除权后的成交量放大陷阱分析(案例图解)

赞 (0) 打赏

评论 0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微信扫一扫打赏